您好,欢迎进入完美环保精工设备有限公司官网!

全国咨询热线

020-88888888

玻璃一种一直被认为是固体的液体完美体育

发布时间:2024-09-29 17:38浏览次数:

  完美体育玻璃是一种令人惊叹的材料,它既不属于液体,也不属于晶体,它是一种被冻结的液体,或者说是一种无序的固体。它的分子排列杂乱无章,却又紧密相连,就像舞厅里的人群突然静止,每个人都无法移动,但也没有遵循任何规律,而是随机分布。这种无序的状态赋予了玻璃坚韧、透明完美体育、耐热等特性,也让科学家对它的本质充满了疑惑。玻璃会不会流动?它会不会结晶?它是否有一个最佳的无序状态?它是否代表了一种新的物态?这些问题都是玻璃科学的难题和魅力所在。今天将带你探索玻璃的奥秘,了解它的过去、现在和未来,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创新。

  关于玻璃完美体育,有这样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:如果你去一座有数百年历史的教堂,观察那里的玻璃窗,你会发现窗户底部的玻璃比顶部的更厚一些,原因是玻璃本质上是液体,只是流动得非常缓慢而已。这个说法听起来似乎合理,但实际上是错误的。

  一方面,有些玻璃窗的确是底部比顶部更厚,但那是由制造工艺造成的。中世纪的窗户通常采用“皇冠工艺”制作:玻璃先被吹成空心球体,然后压平,再旋转成扁平圆盘,最后圆盘被切割用作玻璃窗。由于圆盘中心较厚,边缘较薄,所以切割得到的窗玻璃会有顶底厚度不一的情况。而且,当时的工匠会将较厚的一端放在窗户的下方,以增加稳定性。

  另一方面,从某种意义上说,玻璃的确在“流动”,的确具有一些液体的特征,但几百年的时间不足以使窗玻璃发生明显的形变。2017年,科学家发表论文指出,教堂的窗玻璃能在10亿年时间里流动1纳米。(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00000纳米。)这样的流动速度是微乎其微的,甚至可以忽略不计。

  那么,玻璃到底是什么呢?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征呢?为了回答这些问题,我们需要从微观层面来看玻璃的结构和性质。

  玻璃是一种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物质,它们的排列方式受到温度的影响。温度越高,原子和分子就越活跃,就像舞厅里的众人,充满活力地相互移动、碰撞、摩擦,每一时刻的相对位置都不一样。温度越低,原子和分子就越趋于凝固,就像音乐会上的观众,每个人都坐在固定席位上,不会相对移动,只会在座上做些振动。当温度冷却到一定程度时,原子和分子以规则的几何图案排列,形成晶体结构,这就是固体的典型状态。

  玻璃不是液体,也绝非晶体,虽然名义上算固体,但实质上兼具固体和液体的特性。玻璃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:它本是一种液体,因冷却得太快,无法形成晶体,故分子被锁定在混乱的液体状排列之中。

  哈佛大学物理学家大卫·韦茨这样解释道:“这就好比,舞厅里的众人原本都充满动能,可是由于某种原因,一部分人决定停止移动,那么此时你要想在拥挤且停滞的人群中移动是非常困难的。于是你停住不动了,你身边的甲和乙因为你不动,也就放弃了动的念头,甲乙身边的丙丁、戊己、庚辛都停下了……整个舞厅的人都停了下来。每个人被锁定在原地,但并不以有规则的方式排列,而是一团乱麻。这便是玻璃的状态,移动1纳米需要10亿年的玻璃的状态。”

  通俗地说,玻璃本质上就是被定住的液体;用科学术语表达,就是“无定形固体”。

  很多材料都是无定形固体,表现得像玻璃。塑料是无定形固体,琥珀之类的天然材料亦然,细胞的某些部分也被认为类似玻璃,甚至根据韦茨说法,生奶油这样的泡沫也可以被描述为玻璃状材料。

  韦茨表示:“找出各种‘玻璃’的通用机制,是真正的挑战,也是这门科学的美妙之处。”

  如果你在某一瞬间拍下玻璃和液体的分子结构,二者看起来没区别,但一个是流动的,另一个是定住的,为什么呢?

  剑桥大学理论物理学家卡米尔·斯卡利特说道:“目前有不同理论可解释为什么玻璃不会流动,但没有一个得到普遍认同。”

  各种理论解释都牵涉热力学知识及其相关的大量数学公式。科学家正寻找更深层次的秩序,能够解释玻璃为什么具备硬质特性(而不是像塑料或橡胶那样的无定形固体)的本质原理。正如我们可以将食盐的硬质特性归因于它的晶体结构,我们肯定也可以把玻璃的特色归因于某个尚未明确的机制。

  韦茨表示:“许多玻璃理论都试图理解分子的集体行动,理解它如何聚集在一起完美体育、相互影响。玻璃的系统内有大量原子和分子,它太复杂了,难以拆解分析。”

  用斯卡利特的话说,对于结晶固体,你只需查看其简单的晶体结构,知道分子/原子的排列方式,就可预测其各种特性,例如如何吸收热量,又例如哪里最容易断裂,但玻璃有无限种分子排列方式,不存在通用的底层结构,因此我们无法预测玻璃的特性。

  想了解它的断裂过程,就要亲手打碎它;想知道它的吸热能力,就要给它加加热;想制造某款新型玻璃,必须先反复试验。缺少完整的理论,也让科学家难以定义玻璃的本质。

  斯卡利特表示,液体和玻璃之间没有明确界限。假如人类对时间流逝的感知是以十亿年为单位的,那么我们眼中的玻璃就可以算液体,因为我们能观察到它微弱的流动。有一种可能是,经过足够长的时间,玻璃最终会结晶成标准的晶体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玻璃是正在逐渐转变成晶体的液体。

 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化学教授马克·埃迪格指出了另一种可能性:玻璃不会结晶,而是逐渐接近“完美无序”的状态。

  怎么个完美法呢?“假设你有许多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盒子,想把它们全装进货车后车厢里完美体育,但空间非常有限,你有且只有一种摆放方式来让所有盒子刚好装满车厢,换其他任何一种分布方式,都无法塞进全部,那么这种分布便是‘完美的无序’。”

  埃迪格表示,达到完美无序的玻璃会是“理想”玻璃。“它的理想之处在于完美体育,分子集合(或者说组装)到一起的方式达到了最致密的水平。若想让它们聚集得更紧密,就要变晶体结构了。理想玻璃代表了物质的一个全新状态。”

  当然,没人确定理想玻璃是否真存在,更遑论制造和应用了。埃迪格做了一些实验,尝试创制尽可能理想的玻璃,一次只将一个分子装到材料中。但他发现,越接近理想玻璃,装分子过程所需的时间就越长。

  来自一亿多年前的琥珀碎片,现在进化到更“理想”状态了吗?有人研究过这个问题,但尚未找到答案。

  关于“不够理想”的玻璃,其坚硬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“它接近完全无序的程度”来衡量。如前文所述,玻璃越接近理想状态,其分子聚集的紧密程度越接近极限,重新组装的能力也就越差,重新组装所需时间越长。根据埃迪格的说法,需要很长时间来让自己“动起来”的系统是“僵硬的”,或者说,坚硬的。

  深入理解玻璃本质,有助于科学家预测玻璃的特性,设计更优异的玻璃。斯卡利特说道:“如果你了解物理特性如何从特定的无序结构中产生,你就能创建新材料,例如可弯曲、不易裂的手机屏幕,又例如可长时间存储核废料的玻璃。”

  玻璃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材料,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,它的未来还有无限的可能。它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的材料,一种既常见又神秘的材料,它的存在可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发现,它的本质却在我们的科学探索中难以捉摸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020-88888888